人民日报有的放矢: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

  我国经济韧性强,回旋余地大,产业基础雄厚。虽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,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。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,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,努力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,就能实现预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,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,恢复生产生活秩序。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,应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,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统筹兼顾、精准施策,为企业纾困解难,帮助受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,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。

  当前,一些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,出台暖招实招,打出严格防控疫情、推动复工复产的“组合拳”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与此同时,也要看到当前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实际困难,及时研究制定政策措施,着力解决资金短缺、融资困难、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。

  坚持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。根据疫情轻重,分区域分级别实施防控,以县域为单元,确定不同地区风险等级,推动企业有序恢复生产。其中,关键是实事求是制定分类复工复产方案,避免“一刀切”,避免简单化地设置审批条件、提高复工复产门槛,积极推动防控达标企业有序恢复正常生产。

  做好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。坚持谁用工、谁管理、谁负责,引导企业切实履行好防控疫情主体责任;通过实施疫情防控日报告、员工体温监测、轮岗工作、分离就餐、错峰通勤等措施,实现精细化防控;及时提供口罩、消毒液等防护用品,组织开展线上防疫科普活动,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。积极倡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,选择通过互联网办公等模式实现线上复工。

  加大政策调节和帮扶力度。下好政策调节的“精准棋”,把帮扶企业的政策做准、做实。比如,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稳定企业劳动关系的政策,指导企业用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、用好培训费补贴政策等;实行政府定向采购、鼓励国有企业对接上下游中小企业等政策措施,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。

  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。从短期看,有针对性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比较有效的手段。比如,可以设立疫情防控专项紧急融资,发放专项项目贷款等。尤其应加大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财政支持力度,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给予财政贴息支持;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大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力度,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、行业和企业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等。研究制定阶段性、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,缓解企业经营困难。

  完善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。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住宿餐饮、交通运输、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,给予信贷支持;采取“借转补”等灵活的形式,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,防止因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经营和用工困难;鼓励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灵活决定用工方式,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,让企业切实感受到“雪中送炭”的温暖,坚定共克时艰的信心。